摘要:困難的時候幫一把,對企業經營的正面作用,對企業家心態的積極影響,可能是遠超平時的。
發展一線,也是“戰疫”前線。眼前的當務之急,是采取有效措施,盡可能讓企業活下來、讓客戶留下來、讓訂單保下來。
對上海各級黨政部門和領導干部來說,當前迫切需要應對的這場“戰疫”大考,是公共衛生體系、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,同樣也是優化營商環境、主動服務企業方面的一場大考。
上海的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已經進入3.0版,這幾年推出的各項舉措,已經取得積極成效。但營商環境好不好,終究要靠市場主體的感受來說話,要在實戰中接受檢驗。
能否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真心實意、及時主動為其紓困,不僅會影響甚至決定一批企業的前途命運,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營商環境水平。反過來說,“共克時艱”的特殊時期,也是安商、穩商的好時機,是各級政府充分贏得市場主體信任、更好打造服務企業“店小二”形象的窗口期,也是提升城市形象、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一個特殊的機遇期。
復工以來,各地針對服務企業,相繼出臺了各種政策和舉措,有不少力度超常,引起一些反響。這也是一場營商環境的比拼。上海要適應這樣的競爭態勢,積極借鑒他人之長,同時做強自己的優勢特色,讓服務企業的措施更為精準、更具實效。
市委已經明確提出,要更加精準地指導企業有序有節奏復工復產復市。這意味著,一方面要認真指導督促落實企業防控措施,確保復工安全、有序;一方面則要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,確保復工順利推進。兩者不能偏廢,關鍵就是想法設法幫助企業找到復工復產和防疫的平衡點。
而這必須來自政府部門、領導干部對企業的充分了解。
好的營商環境,往往是“跑”出來的。這段時間,各級領導干部要多跑企業,一家一家地傾聽呼聲、發現問題、研究對策。有道是“患難見真情”,困難的時候幫一把,對企業經營的正面作用,對企業家心態的積極影響,可能是遠超平時的,關鍵就看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有沒有這顆真心,是不是真正跑到一線,聽到、聽懂并回應企業最迫切的期盼訴求。
主動、真心、有針對性地服務企業,應該成為上海特色,成為企業青睞上海、選擇上海的重要原因。
為企業解決眼前困難也好,長期的營商環境優化也好,都必須凸顯問題導向——跑下去是為了解決問題,研究設計出臺各項政策措施,也是為了解決問題。相關的一切工作,都必須直擊問題,不能流于表面,甚至變成“作秀”。
上海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時反復強調的“精準”二字,也指向對問題的精準把握。當前,打通供應鏈、解決融資難、緩解勞動力短缺等,是企業遇到的突出問題。我們的各項措施,應該對準這些突出問題,有的放矢給出對策,幫助企業渡過難關,并引導相關企業在抗壓、自救的過程中找到轉型升級的新路徑。
衡量營商環境好壞,要看政府的行動力、執行力,也要看制度供給的及時性、有效性,看政策措施的精準性、實用性。為支持滬上企業抗擊疫情,上海已經出臺包括“28條措施”在內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,得到了好評。
但眼下極為迫切的,是盡快把惠企措施真正送到企業手里,讓企業可感、可用。這就需要更為精準、更為細致的分解落實,不能大而化之;也要主動幫助企業精準對接,要盡可能讓政策精準地找到企業,而不是讓企業漫無頭緒地找政策。
尤其需要強調的是,關鍵時刻的關鍵措施,更要打通落地過程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要用實實在在的落地成效,讓企業感受政府的誠意和能力,感受營商環境的優質與高效,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品質與溫情。